作者是韓國女子金江美,四十歲時,她辭去廣告公司的主管職,回歸童年時代的夢想:畫畫。然後,她就成為畫家,從此以畫畫維生,還把成功經驗寫成書出版──才怪,如果世界這麼美好,大家就可以回家不用上班啦!辭職以插畫維生的現實生活,並不簡單。

/
辭職所做的每個選擇,都有代價
本書分四個階段,寫工作時麻痺的自己、辭職時徬徨的自己、辭職後鬆一口氣卻前途茫茫的自己,以及找到目標後重新出發的自己。金江美的回憶裡充滿許多掙扎,無論辭職前後,所做的每個選擇都有代價。一樣選擇辭職自雇的我,讀這本書有許多心有戚戚的段落。
印象最深的故事,是金江美辭職後,某天在首爾地鐵站手扶梯和前同事擦身而過,同事身為廣告公司主管,衣著光鮮,在首爾高級住宅區買了房,孩子即將入學名校,人生春風得意;而金江美幾乎沒化妝,身著輕便服裝,手裡只拿雨傘。前同事說:
「沒想到你現在過的是這種生活!」
──語氣帶點同情、帶點輕蔑……
明明努力念了大學,為了從事喜歡的工作,放棄進入大企業的機會到廣告公司拚鬥,一就職就幸運被分派到最頂尖(也最操勞)的團隊,如今晉升團隊主管,轄下有年輕的工作者,是業界值得稱讚的創意人了。然而肩負重任,日夜加班,家裡燈泡壞了也沒時間換,只好暫且陰暗度日,反正醒來又要去上班,沒想到就這樣過了兩個月也沒差。自工作後從沒回釜山老家看父母,爸爸生病了只能交給其他家人照顧,心想老爸一直很堅強應該沒問題的。可是……
只剩下工作的日子,能持續到何時?
/
成就歸零,但獲得生活與心靈的餘裕
她終究還是辭去工作,重拾童年的畫畫興趣,把所有積蓄用在留學,到東京的插畫專業學校重當學生,畢業前終於在藝廊賣出第一幅創作,「能說自己是畫家了」。四年後學成回國,曾以為重要的手機通訊錄,還在聯絡的朋友不剩幾個,未來能否以畫畫維生?即使斷斷續續接案,但租的房子小了一半,連辦貸款都難,雖不確定未來,但生活簡單有餘裕,能自己煮東西吃,有到處去的自由,終於有空閒好好陪父母,至於結婚……下輩子再完成也可以啦。
也許被人覺得「沒想到你現在過的是這種生活!」但,自己並不討厭這種生活,過好日子的方法不是只有一種。書讀起來好像清清淡淡,可是基底強韌渾厚,當然,也可能是我代入自己的人生太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