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本書對想寫作的人有收穫,而對編輯工作者可能更有收穫。

/
代筆作家的佛心分享
作者是專業代筆作家金妮.卡特。所謂代筆作家,是當專業人士(例如會計師、親子教養專家、植物學者……)的出版顧問,幫客戶規畫一本書的大綱、討論內容與執筆方向、為客戶精進寫作能力、建議行銷方案,甚至如果客戶無法自己寫,金妮.卡特會用採訪的方式完成內容,而且保留客戶獨特的語氣。
「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資格寫一本書,」以前我的總編輯這麼對我說,因為每個人生都足夠精采,能帶給他人啟發。只是,並非每個人都有辦法寫出自己的生命之書,而這本《為什麼你該寫一本書》就是幫助非專業寫作者也能完成一本書,而且是好看、並有機會暢銷的書。
好看並有機會暢銷,專業寫作者也未必寫得出來喔,比如我。
我應該早一點看這本書,因為書裡提到許多專業原則,是我過去在編輯工作曾經訓練過,後來卻忘記了。書裡系統化歸納計畫、寫作、行銷的方法,還告訴大家克服各種心魔去完成的手段,當覺得我好爛、我好懶、我寫不出來、我沒資格寫……的時候(寫作肯定會遇到)該怎麼做。
/
非文學類寫作與編輯,應該牢記的原則
知道自己為何而寫,如何決定要寫什麼?如何清楚闡釋想表達的主題,還把文章寫得有趣?怎樣寫才對讀者有用、印象深刻?這些技巧和「文筆好不好」無關,寫得輕鬆易懂、好消化還很有趣,方法並不難,人人可練習。包括寫完草稿後自己當編輯,提升文章的可讀性,甚至摸索出自己的行文風格,我覺得不只有心寫作的人,連編輯都應該讀,用來幫書本內容定位、幫作者改稿,都很有用。
回想起來,書中提到的某些方法,以前當雜誌編輯時曾經學過,幫助我從沒寫過文章的經濟系畢業生,慢慢練習成專業寫作者。但在編輯工作中是分散的、拼湊的學,對比書裡系統化歸納,雖然走過類似的路程,卻發現現在的我忽略了很多地方(連寫自己書的時候都忘記了,可惡)。
書分三部分:計畫你的書、提升寫作力、擬定行銷策略。行銷這部分,也是我應該學卻相見恨晚的內容。主題怎麼設定?對讀者的幫助在哪裡?沒有知名度的人可以怎麼提升作品能見度?怎麼找到可能關心作品主題的讀者……看完覺得作者真是佛心來的。
──但別忘了,這本書同時也是作者的廣告(而且你還得花錢買),讀過書的人都可能成為她的客戶,就算不是她的客戶,出版書籍也能提高她的專業可信度,幫自己也幫別人,無論如何不吃虧。就功利角度來說,專業者寫一本書是個好選擇。
最後,這本書是寫給「非文學類」的寫作者與編輯(我主觀認為),文學創作者也許可以參考談行銷的某些部分,但關於創作可能屬於不同方法論。當然我知道許多創作者不想太過行銷,但,多了解有哪些行銷的做法和策略,總是有用,至少能幫助自己取捨,找到適合且不感到尷尬的行銷方式。